English

德育实效从何来

1998-02-06 来源:光明日报 刘大伟 我有话说

一所重点中学在高一新生中进行了一次思想调查,其结果发人深省。调查中讲述了浙江一位女英雄为保护供销社财产与歹徒搏斗,被捅了31刀的故事。当问到“为保卫国家的五千元财产而死是否值得”时,有近50%的学生认为不值。调查中还列举了这样一件事征求学生们的看法:蔡某在国内某单位的资助下出国深造,学成后,他拒绝回国继续应由他负责的课题研究,使国家蒙受了几十万元的经济损失。37%的学生认为蔡某的选择是“无可非议的”。

这结果不能不使我们感到困惑和震惊,学校的德育工作搞了这么多年,有些学生连最基本的是非都不清楚,这与我们忽视了学校德育工作有实效性有关。学校德育工作的目的,说到底是通过各种方式使学生接受教育者的思想,并自觉地在这种思想的规范下行动。因此,衡量学校德育工作优劣的标准不能只看学生是怎样写的、怎样说的,更要看学生是怎样想的、怎样做的。

根据我们长年工作的体会,要提高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,必须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。

变形式化为科学化。我们的德育工作往往只注重德育的目标,却忽视了实现目标的过程本身的科学化。心理学上有一个著名的“木桶理论”:一只木桶能装多少水并不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板,而是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板。在我们以往的德育工作中,最短的一块板就是缺乏科学化,即以怎样的方式使我们学校的德育思想和目标内化为学生的行动,真正做到“入耳、入脑、入心”。

变“大道理”与“小道理”相结合,德育实践告诉我们,要让学生接受某种思想,必须为他们设计相应的“台阶”,才能使学生登堂入室。而在过去,我们只注重德育思想的伟大和目标的崇高,忽略了建设一个走向目标的“台阶”。学校德育应着眼于大道理,着手于小道理。

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例,我们的一些青年学生缺少的不只是爱国之情,还缺少一些最基本的责任心和使命感,有人称现在的学生为“四无族”,即“无力气、无关心、无责任、无感动”。试想,一个连自己的父母和老师都不爱的人,怎么能成为一个爱国者。因此,爱国主义教育应千方百计从唤醒学生最简单、最淳朴的情感入手,从爱父母、爱老师、到爱学校、爱家乡、爱祖国,使亲情、友情、乡情相辅相成,融汇贯通,以此为“台阶”升华到爱国之情,顺理成章,水到渠成。

变“要我做”为“我要做”。虽然,我们在德育工作中一贯强调学生是主体,但多数情况下,学生只是被动的参加者,难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性。人们知道,认知的过程包括服从、认同、内化三个层次。要想使德育教育的内容真正内化为学生的行动,必须把我们的愿望与学生的需要结合起来,使学生由被动的参与者成为主动的组织者。

要使学生实现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化,首先要注重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,从理论上讲一旦人的生存需要如安全需要、尊重需要、爱的需要等不能基本满足,那么,成才需要如认知需要、道德陶冶、美的鉴赏等需要就难以产生。在学生中进行心理素质教育的目的,恰恰就是要使学生在生活上自理,知识上自学,行动上自律,决策上自立,品德上自修,评价上自省,心志上自控,情感上自强。其次,用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武装学生,培养学生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。德育的总目标是培养学生成才,但一个人从学生到成才的过程还有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———成人。《礼记》上有一句话:“修身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”,是说一个人只有从修身做起,才能管理家庭,治理国家,担当天下大任,按照这个逻辑,我们为家计,为国计,为天下计,万万不可不注重学生的道德修养。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,对学生的教育,可以从以下规范下手:公忠、正义、仁爱、中和、孝慈、宽恕、谦敬、诚信、礼让、自强、持节、明智、知耻、勇敢、节制、谦洁、勤俭、爱物。再次,应注意用学生身边的人和事教育学生,营造良好的校园道德气氛。

作为学校的德育工作者,我们不能怨天尤人,把德育实效性不高的责任推向社会,摆出一副无能为力的样子。也不能盲目乐观,过高估计学校德育工作的作用,陷入孤军奋战的境地。学校德育不是无能的,也不是万能的,要培养跨世纪的人才,学校德育必须注重实施。

(作者单位: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中学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